近年来买房热度有增无减,房价节节攀升。各地相继出台各种限购政策,购房资格成了限制许多人买房的门槛。而买房的需求又催生了一种隐秘服务,即通过"假结婚"从而骗取购房资格。这种服务存在不少风险,如为买房而假结婚可能会产生诸多法律风险。 1、“假结婚”的性质 所谓"假结婚",其实是真的办理婚姻登记手续。一些没有购房资格的购房者,通过中介找人办理真实的结婚手续,达到具备购房资格买房的目的,但在这个过程中,需要支付给中介以及"假结婚"对象一定的报酬。房屋交易流程结束后,双方再离婚。 2、法律人士对为买房而假结婚的看法 一些法律专业人士则表示:假结婚背后风险大,隐患多来源于签订协议,看起来是一套完美的程序,背后的风险很大。 首先,某些公司开展的假结婚中介业务不合法,因为没有一个公司的经营范围中有假结婚中介业务。所谓的协议也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。 重要的是,如果双方办理的是真的结婚证,则购房行为发生在婚后,理论上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若离婚时对方提出分割财产的要求,则实际购房人的利益有可能蒙受巨大的损失。 3、我国《婚姻法》及相关规定 我们国家《婚姻法》明确规定婚姻自由,如果结婚购房后,对方拒绝离婚,则实际购房人可能还要通过司法诉讼等方式才能达到目的,不仅浪费时间金钱,同时也会给当事人的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。 此外,如果双方办理的是假的结婚证,则很可能涉嫌触犯刑事犯罪,一旦被查处,相关人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那将更加得不偿失,追悔莫及。 综上所述,为买房而假结婚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无本生利,但存在许多潜藏的法律风险,一旦触及法律红线往往得不偿失。同时,为买房而假结婚本身涉及婚姻伦理甚至是道德问题。在此也奉劝购房人士打消此类念头。 |